普洱茶的歷史由來已久。在茶馬古道時期,因為交通不便,加之云南路途遙遠,大家習慣將曬青毛茶壓制成不同形狀的普洱茶,一方面是為了減少運輸途中茶葉內含物質的逸散,另一方面也能節(jié)省空間便于運送。
常見的普洱茶緊壓形態(tài)有↓↓
餅茶
餅狀緊壓茶,是普洱茶最常見的形態(tài),一般有500克、400克、357克、200克、100克、50克等。
其中最為著名的“七子餅”,集七片357克的餅為一筒,因此而得名。“七”在云南民族文化中象征七子相聚,即是圓滿。
沱茶
沱茶形如窩窩頭,為中空結構,上看似窩狀面包,下看如粗厚的碗口。
這種半球狀形態(tài)的優(yōu)點在于體積的精密,以及很強的抗壓性;同時,沱茶中間下凹,像一個厚厚的壁碗,加大了茶與空氣的接觸面積,保證了良好的透氣性,對茶葉的后期轉化提供了充分空間。
磚茶
磚茶又稱蒸壓茶,顧名思義,就是外形像磚一樣的茶葉,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。其最大的優(yōu)勢就在于方便運輸和貯藏。它是中國商業(yè)文明萌芽階段重要的高價值產(chǎn)物,也是絲綢之路重要的貿易物資。
金瓜貢茶
金瓜貢茶是普洱茶獨有的一種特殊緊壓茶形式,因其形似南瓜,茶芽長年陳放后色澤金黃,得名金瓜。早年的金瓜茶是專為上貢朝廷而制,故名“金瓜貢茶”。
方茶
普洱方茶系昆明茶廠生產(chǎn),以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一、二級為原料,精工篩制,然后蒸壓成正方形塊狀,長寬各10.1厘米,每片凈重250克。
以上是較為常見的傳統(tǒng)普洱緊壓茶,而近年來,隨著消費習慣和品飲習慣的變化,普洱緊壓茶也出現(xiàn)了一些不同的新形態(tài),為茶友們提供了多種品飲選擇。
比如說↓↓
龍珠
近年興起的普洱龍珠,以其珠圓玉潤、精致小巧的外觀,吸引了眾多茶友粉絲的熱愛。
一顆普洱龍珠的規(guī)格一般是在5-8克,大概是一泡的投茶量,無需撬取,即泡即飲,既方便又簡單。
大家不要以為,喝起來便捷,制作就會簡單,普洱茶龍珠大多是采用全手工制作的,用料講究、工藝嚴格,手工揉捏之時更是一點不能馬虎,既要重視龍珠的圓潤,也需要實現(xiàn)條索的完整,還要考慮龍珠的松緊度、勻整度等等,十分考量制茶師的手藝。
迷你茶餅
迷你餅茶,顧名思義就是迷你版的餅茶,一泡8克,沖泡簡單,存放便捷,同樣深受喜愛便捷喝茶的消費者喜愛。
不同形態(tài)的普洱茶品質究竟會不會有差異呢?
普洱茶形態(tài)這樣五花八門,不少茶友難免產(chǎn)生疑惑。
其實關于不同形態(tài)普洱茶的品質區(qū)別,以前業(yè)內有“一沱二餅三磚”的說法。根據(jù)相關的資料記載,早年間由于生產(chǎn)設備、技術不夠完善,沱茶的制作難度較大,廠家往往會選用嫩度較高的原料來壓制;餅茶的用料等級次于沱茶;磚茶因為壓制簡單,選用的原料也相對粗老。
也就是說,那時候的“一沱二餅三磚”,其實就是由高到低的品質排序,隨著普洱茶行業(yè)發(fā)展日益成熟,這種說法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再適用,各種形態(tài)的普洱茶都有使用好原料制成的茶品。
即便是使用同樣的原料和拼配工藝,有些品牌也會推出茶餅、茶沱、茶磚等不同緊壓形態(tài)。這樣做的目的,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品牌的產(chǎn)品線,另一方面也為茶友們提供了更多的購茶選項。
茶友們出于喝茶習慣和個人喜好,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某種形態(tài)的普洱緊壓茶,但歸根結底,普洱茶的外觀對于最終品質并沒有必然的影響。
所以說,大家選擇普洱茶品時,并不需要拘于外觀形態(tài),即使是輕便小巧的普洱茶龍珠和迷你茶餅,口感和品質同樣也是不容小覷的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