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綠芽茶的倉儲周期問題 , 茶葉進化論第12期沙龍實錄(三)
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易武綠芽茶的倉儲周期問題 , 茶葉進化論第12期沙龍實錄(三)

第一篇:易武茶區(qū)的坐標性品種與三大香型帶(點擊閱讀);

第二篇:東莞倉、昆明倉、香港倉、風味、白霜、“做倉”問題(點擊閱讀);

第三篇:易武綠芽茶的倉儲周期問題;

第四篇:存普洱茶,追名山頭還是追品質?

第五篇:小堆發(fā)酵、大堆發(fā)酵、茶葉進化論熟茶技術的區(qū)別是什么?

下文為第三篇,重點討論易武綠芽茶的倉儲周期問題。

易武茶綠芽茶的倉儲周期

詩云:接下來我們聊轉化的問題,先請鄭總分享。

鄭少烘:我們存茶的過程是一個動態(tài)的過程,而且這個過程受溫濕還有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。茶葉本來的品質、內含物質、溫濕、微生物的關系,所以,影響它的變量比較多?,F在所涉及的存茶區(qū)域以及存茶的人也比較多,不同的區(qū)域,再加上存在同一個區(qū)域,存茶人的管理思路,他的技術,小環(huán)境也有很多變化,所以存茶一直沒有太科學太有共識的東西,有很多不同的聲音。在這個過程之中我一直在想,從基本的邏輯出發(fā),加上自己的經驗實踐,希望能夠摸索出一條可以指導歲月知味去做好存茶的經驗體系。

我創(chuàng)辦歲月知味的時候,當時是有個定位的。普洱茶既然是一個陳香型的品類,當然現在也流行鮮香型,但是我覺得它主要的香型、主要的風味還是陳香風味,主要還是陳香。說起它的周期,早期我們接受港臺這些先行者的教育的時候,他們給我們說的時間跨度很可怕,長到讓我們覺得用畢生之力都不能去完成這個過程。

但是我喝了一些茶,還做了一些不同時間陳茶的比對,我后來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想法,所以我就一直在探索這個過程。我基本上就說如果按照易武茶,我認為30年是一個基本周期。在這個過程里面我把它分為幾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叫鮮香期,就是我們的茶做出來,前面三年鮮香很好。因為這個時候的茶氨酸、芳香類物質等較突顯,所以新茶做出來的時候,茶葉香氣和滋味保留了新茶原有的清新鮮爽;花香突出,有部分蜜香。

第二個階段,我們給它起個名叫尷尬期,也叫淡薄期。這個時候,你喝了之后會覺得它淡薄,香氣沒有了。當然,在昆明鮮香期會更長一點,在東莞會更短一點。這個鮮香期也是因地而異,它是不一樣的,就是我們講的這些時間段它受具體的存茶條件的影響很大,我做的這個劃分期是以東莞存茶來講的。尷尬期的不好喝,跟我做茶的人我就建議他四、五、六年的產品就不要賣了,這個時候你賣得吃力不討好。

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使茶葉內大分子物質小分子化,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、多糖、纖維等被分解出更多的可溶性多糖和游離氨基酸。還有別的一些物質,果膠分解出來,它的湯感會醇厚起來,甜度也會起來,也有一些新的問題起來。這個階段類似一個轉折點,我把這個階段叫做回味期?;匚镀谝粯訒艿胶芏嘁蛩氐挠绊懀热鐫穸却笠稽c,活躍度就大一點。如果你放在昆明活躍度慢一點,可能過了六、七年還沒有進入這個周期。

回味期它其實是一個累積的過程,累積到一定程度它就開始有飽滿,相對沒有那么活躍,我就覺得它相對穩(wěn)定,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穩(wěn)定期。穩(wěn)定期的時間點差異也很大,它跟回味期的最大差別就是它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,但沒有那么快、那么活躍。這個時期如果在廣東的話它的呈味物質也不一樣,會出現一些果香。最后一個階段進入飽滿期,湯體比較飽滿,同時新的香味物質形成,如由微生物代謝生成的甜香等物質,以及有新的類似陳香的物質出來,大概就是這五個周期。這個飽滿期實際上它的陳香物質出來還有一個很長的時期。2012年的時期,我大概做了8年的倉儲。然后我再去接觸同一產區(qū)的其他茶,在這樣一個環(huán)境下的倉儲過程。

后來,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,特別是跟李揚老師交流后,我把它簡化了。我覺得第一個階段叫醇化期。醇化期它可能包括了鮮香期和尷尬期,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刺激性的物質減少,可能有些芳香類物質也會減少。這個階段按照我在東莞儲藏的經驗,大概需要六七年。然后是厚化期,就是大分子結構分解變成可溶的小分子結構,湯感、氨基酸、可溶性多糖等等增加了,果膠增加了,更甜了,又有香了。因為廣東是喝茶湯的地方,我們在審美的維度上對湯感的要求跟昆明是不一樣的。

我這兩天跟大家喝茶,我覺得我們的關注點在這一點上差異是比較大的。我們這里有一些茶友是做經營的,可能不會僅限于想做一城一地的生意,你的客戶可能來自不同的地方,比如說你有個上海的客戶,他不僅向你買茶,他也向我買茶。我們兩個人跟他交流的時候,關于怎么樣是好的,什么樣是更好的,什么是稀缺的,我們不只是賣東西,還有我們兩個人的審美維度。

那在我跟李揚老師交流,有些事情我們可以有共識,但是如果講到喝茶,我們兩個也是很不一樣的,是不是?他喜歡喝的茶跟我喜歡喝的茶真的有差異。因為我們是做經營的,我在全國各地有很多經銷商和客戶朋友,比如說我去上海、華東,包括去重慶、成都、去西北、去廣西,所有的人對好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。包括本地昆明,昆明的審美是很獨特的,昆明是我們云南省會,普洱茶基本上是出自云南,但云南對普洱茶的審美在全國我認為其實并非主流。所以,從這個角度,我是希望我們是否可以把各個地方的審美做一些歸納。

那么,第一就是我們增加自己對不同審美、不同流派的理解。第二,你用這種方法論跟其他地方的客人進行交流的時候,你這個話術如何同頻,就是李揚老師講的先把語境統(tǒng)一,才能有效交流。比如,像剛才小馬總你講的這個問題,它其實是一個發(fā)展過程。你了解了,面對港臺地區(qū)的客戶,你如果要做他的生意,你得知道他選什么,他認為什么是好,否則你認為很好,拿昆明你做的很好的產品給他,生意做不到的。我講的第二個階段是厚化期。港臺的客人對厚化期的要求特別高,如果你沒有這個厚化期的話,你是做不了港臺的生意的。當然現在香港茶商的生意也很難做得到,為什么?他基本上跑上山去收原料,他不用你的了。因為他們很多是做自己的品牌。

到了最后第三個階段,就是陳化期。陳香形成的周期。這個周期很長,李揚老師講的,你能達到的高度跟你選料,跟你前面很多東西有關系。我覺得在達到一個高度,進入陳化期的周期大概12、13年,可能達是15年以內。那么,從15年到30年,就是老茶風味形成的這個周期。這個周期,陳香類物質的疊加,湯感、順滑、喉韻就都會出來了。因為我喝到過一些時間長遠的號級茶,我認為30年50年的變化已經比較小。所以我們應該非常有信心,如果有科學的方法,我們在我們自己經營過程之中。我們是用30年的時間是可以做出號級茶。真的,我自己一直在探索這個問題。我認為以前會把這個時間周期講得特別長,是為什么?是因為賣茶的人,告訴你一餅茶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變成老茶,可以賣得貴些嘛。我覺得普洱茶的成長周期跟我們人的一生的周期很類似,12歲到14歲基本上是少年了,基本上18歲、20歲就成年了,特別是男的18歲到20歲的時候,他身體的成長就緩慢了。28歲到48歲基本上看不到太多變化,所以把握好前面28年,一定可以做出很好的茶。

風味背后的形成規(guī)律

李揚:剛才鄭總的話題我特別想再延展一下,鄭總說到的一個點,非常有價值。我們在座的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可能需要關注這個點,這個東西有可能會讓普洱茶產業(yè)往前走進一大步。那就是全國普洱茶風味形成背后的文化形成規(guī)律,為什么各地的人喜歡各地的倉,各地的人有各地的口味,其實它背后是有科學邏輯的,跟微生物有關,但是不止微生物,也可以從文化的角度去深入。這個點,當然因為我們也是寫書,如果有余力,我們也會進入這個項目,值得去做一做。如果真的去發(fā)現了某些規(guī)律,那么將來在普洱茶產業(yè)當中,甚至于其它跟風味相關的產業(yè)當中,我們可以往前走很大的一步,這個點是我今天聽到和想到的意外之喜。

那么,就我們說的這個具體的倉儲來說,鄭總強調為什么一定要做易武茶,因為易武茶的轉化周期能壓在一個我們可控的范圍內??赡芷渌鼉翰杷睾刻貏e高的茶也不是沒有潛力,只是說它的熟成時間可能長到了你終其一生無法去期待得到它,所以易武茶是相對來說容易去把控的。原因還是在于它轉化動力很足,轉化的阻力很小。

鄭總說的醇化階段,就是喝下來口感變得醇和的階段,它本質的變化是什么?就是它的兒茶素逐漸減少的過程。兒茶素干嘛的?抑菌的,也就是轉化阻力。初期的倉儲過程就是要把轉化阻力給它搬開,搬個六七年、七八年差不多了,它不再形成這種阻力了。于是之后這個階段普洱茶開的湯質迅速變厚,因為它的水溶性多糖變多,就是那么一個過程。

兒茶素含量偏低的茶,它才能盡早的進入厚化階段。進入到厚化階段,它就需要不斷的用糖苷去提供能量,讓微生物去分解纖維,產生越來越多的水溶性多糖。

這個過程就跟初期選料也有關系,大樹茶,森林茶,有機質供應量非常豐富的茶,工藝到位,它的轉化動力就會很強。這個階段總歸是一個茶的上升期,它會越來越厚,到了某個點之后就進入到陳化。劇烈的變化就沒有了,它會變得穩(wěn)定,這個階段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號級茶、印級茶的味道。

剛才鄭總的表達當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到鄭總很有這種自信,能夠把號級茶的味道在自己手上呈現出來,它需要30年的時間。歲月知味現在是18年,走了一大半,還有12年。期待可喝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號級茶味道。

來源:茶葉進化論

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