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“苦澀”感的茶,到底好不好?
好多人一喝茶,覺得入口又苦又澀,就直接說這茶不行,這可就誤會大了。茶本來就有苦澀味,但這不是茶的唯一味道,也不是一直都能嘗得到。有苦澀味的茶不一定就不好,反倒常常是好茶呢。
茶苦不苦、澀不澀,主要看里面含有的苦澀味物質(zhì)多不多??辔段镔|(zhì)像咖啡堿、可可堿這些,當(dāng)茶湯里的生物堿和兒茶素類物質(zhì)湊到一塊,形成氫鍵締合物,而且它們含量還挺高的時候,這茶湯喝起來就又濃又醇,鮮爽可口,這可是好茶的標志。
澀味物質(zhì)呢,主要是茶多酚這些。兒茶素在嫩的芽葉里特別多,所以用一芽一、二葉這種很嫩的茶葉做出來的茶,苦澀味就比一芽三、四葉的重得多。像高嫩度、高級別的普洱茶,就經(jīng)常會有點苦澀味,中低檔的茶味道就淡多了。放了很多年的陳年老茶,因為苦澀味物質(zhì)慢慢分解、轉(zhuǎn)化了,喝起來就沒那么苦澀,味道更醇和。
雖然大家老把苦和澀放一塊兒說,但它們其實是不一樣的味覺。澀這種感覺很難形容,反正不太招人喜歡,制茶的人都想盡辦法去掉澀味。茶葉殺青的時候,如果溫度不夠或者時間短了,做出來的茶就會有很重的青澀味。普洱茶放一段時間,經(jīng)過氧化聚合,澀味就會減輕不少。
總之,苦澀的茶不一定差,要是苦澀味很快就消散了,那肯定是好茶。因為苦澀說明茶葉里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多,而苦澀味散得快,就證明制茶的手藝好。所以,可別一嘗到苦澀就嫌棄茶,得學(xué)會分辨,這樣才不會錯過好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