湄潭吃茶
◎ 陳應(yīng)松
在天下第一壺建筑里吃茶,是一種什么感受?
吃了太多的茶,寫過太多的茶文章,但這次吃茶要有勇氣,要經(jīng)過幾十米高的兩條玻璃長廊,要上四次電梯,有恐高癥者,最好慎行。吃茶的那晚,我們在壺的最高層“貴州茶香”館里吃茶、寫字、下棋、聊天,外面是暴風驟雨,驚雷閃電。時任遵義市文聯(lián)主席、作家肖勤那天的微信轉(zhuǎn)過一個圖,強烈的雷電正打在壺頂大樓上,枝形閃電撕破夜空,仿佛要把這尊世界最大的茶壺劈裂。還是因為建筑太高了,66米,而且建在火焰山山頂,近看,遠看,都過于高大,而茶壺的造型更加增添了它的奇峭險峻,就像是一座神話中和科幻電影中出現(xiàn)的山,出現(xiàn)的建筑。往這里去吃茶,就像走入神話的宮殿,進入了現(xiàn)實與魔幻交叉的時空隧道。吃一杯茶,就是一次夢游。
在這迷宮里,我看到了一幅字:聽茶。我更加恍惚,茶不是吃的,不是喝的,不是品的嗎?如何去聆聽茶?聆聽茶水?茶的沸騰和縹緲?這不是一個禪悟,是一種特殊的參與、回憶和追溯。我們在大風大雨中,在一只幾十米高的壺中,聽茶,這茶壺中的風暴與激蕩,歷史擲回來的嘯聲,裊然升起在我們耳畔。
湄潭翠芽、遵義紅、貴州針、湄江翠片、遵義毛峰、蘭馨雀舌、古樹茶、蘭馨金尖、老鷹紅茶老妖怪,還有一種叫“吃月亮”的奇茶銀針白茶……都是名聲顯赫。黔紅,中國紅,遵義紅……湄潭是中國紅茶的重要出口基地,但湄潭的綠茶也有一連串的亮麗名字,特別是湄潭翠芽,與西湖龍井并稱,品質(zhì)超群,譽滿神州——這兩個茶的淵源深厚,其外形與西湖龍井近似,扁平光滑飽滿,酷肖葵花籽,色澤翠碧,遇沸水,則栗香伴花香,山野之春的氣息漫漶而來;湄潭翠芽是貴州四大名茶之一,形似瓜米,色如翡翠;遵義毛峰,秀外慧中,銀光閃爍,嫩香持久;龍泉劍茗,茸毫披露,嫩綠似劍,嫩香柔和;貴州銀芽,外形扁削,挺直似劍,湯色黃綠清澈;黔江銀鉤,美名美湯,形似魚鉤,自帶花香。還有清江綠、湄潭銀峰、湄潭翠芽、夜郎富硒茶……湄潭群峰山谷中的所有綠意,所有的鳥語花香,皆匯聚在一杯杯香茶之中。在湄潭吃茶,最難忘的是蘭馨茶場的“老妖怪”茶,這不屬于山茶科而屬樟科的野樹葉,它的粗暴的口感,妖冶的回味,古怪的刺激,可以放下吃茶者的矜持、雅趣和禪態(tài),可以渴飲,可以飽餐,可以饕餮。湄潭小江南一般的情調(diào)突然變成了西南云貴高原上的風云,古樹深林的魅影……
在湄潭吃茶,真是茶香縈腦,七竅生津,生氣滿滿,諸神騰騰。我雖然去過云南的景邁茶山,去過翁基村,寫過景邁茶山的萬畝古茶園,去過西雙版納的南糯山等遮天蔽日的古樹茶產(chǎn)地,卻不知道在貴州有古茶樹超過120萬株,其中兩百年以上的古茶樹15萬株。同為遵義市的習水縣,就有23萬多棵百年以上的古茶樹,而這些古茶樹所產(chǎn)的茶葉均為全國頂級品質(zhì)。
被稱為中國茶海的“湄潭茶?!保遣憠验?,氣勢磅礴。站在茶海中的望海樓上,看樓下四野碧綠的茶海,綠浪洶涌,蛟龍飛騰,潮聲觸山回,卷地白云傾。整齊的茶壟,蓊閃的茶園,一直淹沒至山巒的盡頭,與村煙和藍天融化在一起。在這里,是真正聽茶的地方,聽茶,看茶,賞茶,品茶,詠茶、歌茶。清風滿樓,云水望盡,雨洗青山,霧蒸芳野,茶香浩蕩,心極無窮。一杯茶,吃出壯士豪情,家國情懷。真正是“茶香高山云霧質(zhì),水甜幽泉霜當魂。”
在觀海樓頂,觀海品茗時,突然聽到一陣《六口茶》的歌聲,熟悉的民歌竟然勾起我的鄉(xiāng)愁。這首民歌出自湖北鄂西,在神農(nóng)架每天都會唱起。后來才知道,遵義與川渝是有淵源的,而神農(nóng)架也與重慶相鄰,《六口茶》有渝東民歌的特點。我循著歌聲望去,在一個長條桌上,一群退休的城市老人,分男女兩邊對座,然后邊喝茶邊對唱《六口茶》。面目單純沉靜的一排老爹唱道:“喝你一口茶呀,問你一句話,你的那個爹媽噻,在家不在家?”那些穿得紅紅綠綠的老媽,也雙手放在膝上,端正坐著唱道:“你喝茶就喝茶呀,哪來這多話,我的那個爹媽噻,已經(jīng)八十八?!蹦蟹浇映骸昂饶愣诓柩?,問你二句話,你的那個哥嫂噻,在家不在家?”女方回唱道:“你喝茶就喝茶呀,哪來這多話,我的那個哥嫂噻,已經(jīng)分了家……”
我想起神農(nóng)架婚宴時男女的對唱,也是桌子兩邊的男女,那些憨厚的小伙們,羞澀的女孩們,他們的對唱跟這一模一樣。因為喝茶,不論年歲老小,心中樸實真誠的愛意,被這些老人家們演繹得那么誠摯感人,這是茶海中最美麗的風景!后來在晚上的一次吃茶間,遵義文聯(lián)的孔紅副主席,見我是湖北來的,要我與她對唱《六口茶》。這風趣幽默、樸素動情的民歌,在茶鄉(xiāng)遵義,在茶海湄潭同樣風靡,老少咸宜。吃茶不忘種茶人。在四萬畝茶海中游弋聽茶,聽到了中國種茶史上一段崢嶸的歲月往事。以望海樓為中心的四萬畝茶海,曾經(jīng)是民國政府于1939年建立的中央實驗茶場,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字號的茶葉科研生產(chǎn)機構(gòu)。國家不幸茶葉幸,抗戰(zhàn)的烽火,將浙江大學逼遷到了這個黔北小城。我們已無從知道當年浙江大學西遷時,竺可楨校長是否考慮到了這兒“小江南”、“黔北糧倉”的優(yōu)越地理位置。1939年,當時國民政府農(nóng)業(yè)部在湄潭縣建立的“中央農(nóng)業(yè)實驗所湄潭實驗茶場”(中央實驗茶場)——從這中國的第一個國家級茶葉科研生產(chǎn)機構(gòu)開始,湄潭注定了將與茶葉世代結(jié)緣。
我們在湄潭的文廟——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中,讀懂了這段歷史的脈絡(luò),1937年,縣長嚴溥泉力邀浙江大學遷至湄潭,這是湄潭歷史上的大事件。嚴溥泉作為曾經(jīng)留學英國的江浙人,做過江陰縣長。熱情相邀浙江大學在湄潭自己的轄地辦學,自然有思鄉(xiāng)情愫在里面,更多的是為湄潭的文化與科技著想。不是因為可惡的日寇侵犯,浙江大學做夢也不會到一個黔北的縣城來辦學,那些頂尖的大師們,他們的出現(xiàn)就是湄潭歷史的濃墨重彩,可以提升和改變湄潭文化、經(jīng)濟、科技的所有品質(zhì)。果然,竺可楨校長的應(yīng)允,竟然玉成了未來湄潭之茶的譽滿世界。中央農(nóng)業(yè)實驗所和中央實驗茶場的建立,國立浙江大學的遷入,讓美麗的湄江河畔開啟了中國現(xiàn)代茶工業(yè)偉大而艱難的步伐。就是這樣,浙江來的國家級茶葉專家們,也把龍井的制作工藝帶來了,這才有了湄潭翠芽的誕生。
中國茶工業(yè)博物館,這是一個代表著我國茶工業(yè)發(fā)展歷史進程的國字號博物館,它在湄潭縣城的郊區(qū),曾經(jīng)是湄潭茶場制茶工廠的舊址。所有的工廠面貌都未曾改動過,依然保持原貌,沒有一件偽文物,仿佛這個工廠一聲令下,又可以開始生產(chǎn),仿佛工人剛剛下班離開。這是一個簡陋的、陳舊的、但也是一個制茶設(shè)備齊全的、努力工作過的工廠,而且不是一般的工廠,是中國貴州紅茶的出口基地。就在這些毫不起眼的平房里,他們制作的紅茶,遠銷到巴西、北非等世界各地。
然而,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這里龐大的生產(chǎn)線竟然全是木質(zhì)的。從一個車間,到另一個車間,那些連綿不斷的機器,全是木頭所做:立式木質(zhì)茶葉風選機、切茶機、雙料抖篩機、圍篩機、飄篩機、揀梗機、勻堆裝箱機……天上地下,包括吸塵機器,機關(guān)重重,笨拙巨大,經(jīng)過了無數(shù)次的試驗和改進,它能將茶葉的殺青機、分選機、揉捻機、烘干機,巧妙地串聯(lián)一起,全自動運轉(zhuǎn)。雖然它噪音巨大,不能經(jīng)久耐用,時常出現(xiàn)故障,但從來就沒有中斷生產(chǎn),這又是一個奇跡。按專家的話說,它就是我們國家茶葉智能化生產(chǎn)的前身。就靠了它們,生產(chǎn)著世界聞名的紅茶。據(jù)說在這個茶葉加工廠里,就有一百多位木工師傅,他們負責著這套設(shè)備的制造、運轉(zhuǎn)和維修。還有一些鋼鐵機械,如浙江杭州茶葉機械廠1984年4月生產(chǎn)的三葉牌茶葉烘干機,還有衢州生產(chǎn)的殺青機、揉切機、錘切機……龐大、笨重、粗陋、占地方。這些機器——不論木質(zhì)的還是鋼鐵的,都能看到我國工業(yè)現(xiàn)代化蹣跚起步的艱難舊影。觸目驚心的木頭機械,活生生地定格了我國工業(yè)現(xiàn)代化的稚嫩雛形,讓我們心疼,讓我們震驚,讓我們感嘆,讓我們崇敬。保存它們吧,跟它們的主人一樣,這些獻出了生命的機器,拼命地、頑強地運轉(zhuǎn)過,如今衰老不堪,疲憊異常,靜靜地踞蹲在這個亢奮和激情消退的角落,像歷史的老人,滄桑滿面地告訴我們,國家的強大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、拼搏和理想,它必須從蓽路藍縷、寢苫枕塊、披荊斬棘、拓荒辟土開始,沒有任何捷徑可走。
湄潭吃茶,在湄江邊,才知湄潭很媚。湄潭縣因湄江而得名,為烏江支流。據(jù)《湄潭縣志》說:“東有江水流轉(zhuǎn)至縣之主脈玉屏山北,環(huán)繞縣城,轉(zhuǎn)西至南,有湄水橋之水顛倒流合,匯為深淵,彎環(huán)如眉,故曰湄潭?!痹瓉碚f的湄潭之媚,在她的眉宇之美。但湄潭,因好水佳茗,真是風情萬種,媚態(tài)千姿。湄潭,好生嫵媚!(原載《北京文學》)
作者簡介
陳應(yīng)松,祖籍江西余干,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縣,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(yè)。1996年享受國務(wù)院特殊津貼。出版有長篇小說《天露灣》《森林沉默》《還魂記》《獵人峰》《到天邊收割》《魂不守舍》《失語的村莊》,小說集《陳應(yīng)松作品精選》《白狐》《八里荒軼事》《神農(nóng)架往事》《巨獸》《金雞巖》《獨搖草》《滾鉤》《夜深沉》《陳應(yīng)松中篇小說自選集》《無鼠之家》《一個人的遭遇》《陳應(yīng)松小說》《呆頭呆腦的春天》《暗殺者的后代》《太平狗》《松鴉為什么鳴叫》《狂犬事件》《馬嘶嶺血案》《豹子最后的舞蹈》《大街上的水手》《星空下的火車》等,散文隨筆集《朝向一朵花的盛開》《尋找自己的歸途》《春夏的恍惚》《所謂故鄉(xiāng)》《靈魂是囚不住的》《世紀末偷想》《在拇指上耕田》《小鎮(zhèn)逝水錄》等,詩集《雪,或者春雪》《夢游的歌手》《中國瓷器》《窗口》等,長篇非虛構(gòu)《山水云南》《飛蝗物語》《走向夢想》,《陳應(yīng)松文集》40卷本、10卷本、8卷本、6卷本,《陳應(yīng)松神農(nóng)架系列小說》3卷本等共140余部。小說曾獲魯迅文學獎、中國小說學會大獎、《小說月報》百花獎、《中篇小說選刊》獎、《小說選刊》小說獎、中國環(huán)境文學獎、上海中長篇小說大獎、人民文學獎、十月文學獎、梁斌文學獎、華文成就獎(加拿大)、2019中國好書獎、首屆十月生態(tài)文學獎,2014年獲省政府頒發(fā)的“湖北文化名家”稱號。長篇小說和中篇小說曾8年進入中國小說學會的“中國小說排行榜”。作品翻譯成英、俄、法、西班牙、波蘭、羅馬尼亞、日、韓等文字到國外。是新世紀“底層文學“的代表作家,新世紀生態(tài)文學代表作家。曾任湖北作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文學院院長、中國作家協(xié)會全委會委員、湖北政協(xié)文史委副主任。國家一級作家。
來源:微美湄潭
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刪除